曼司亚:母亲们的好姐妹孩子们的“阿帕依”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古雪丽
(相关资料图)
图为曼司亚(中)在蒲类海旅游景区开展法律宣传。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法院供图
曼司亚在法院工作了14年,最长的一起案件她跟踪回访了12年。
“这么长时间的回访,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时问她。
“因为我放心不下那些母亲和孩子。”曼司亚回答。
曼司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也是“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三八红旗手”。
从同事到当事人,大家对曼司亚的评价是——心怀善意、耐心细致。
都说她“爱管闲事”
2009年,曼司亚怀揣梦想走进法院大门,她擅长办理民事案件,尤以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为长。一年下来,曼司亚很少开庭,90%以上的案件都通过调解结案。
与曼司亚同为第二速裁团队的法官萨玛丽·萨依兰说,曼司亚办案会充分考虑家庭成员的感受,尤其是母亲和孩子的感受。
“她常告诉我们,‘断案不是目的,家庭和谐更加重要’。”萨玛丽说。
2015年,曼司亚办理了一起抚养权纠纷案件,13岁双胞胎姐妹的抚养权被判给了孩子妈妈阿某。但阿某没有固定工作,她艰难地养育着两个女儿。从那时起曼司亚就一直关心着两个孩子的成长,她常去学校看望孩子,与她们谈心。
2019年,姐妹俩分别考上了乌鲁木齐市的两所大学。为保证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曼司亚与有稳定工作、但已再组家庭的孩子爸爸艾某沟通,为孩子们争取学业保障。
现在,两姐妹已成年,曼司亚的“任务”已完成,而姐妹俩早已把她当成自己的“阿帕依”(哈萨克语意为“姨妈”),经常通过微信和电话和她分享心事。
曼司亚有两个女儿,但她经常顾不上照顾自家孩子,却常常去学校、去当事人家中看望当事人的孩子,身边有人说她“多管闲事”,曼司亚总是一笑置之。
“我希望每一个当事人都能有美好的结局。”曼司亚说,这个愿望不一定都能实现,但她会继续努力。
坚持跟访十几年
对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来说,执行是一大难点,但曼司亚有自己的办法,只是这个办法需要付出很大精力。
“还有4年,你们就把孩子抚养成人了,很不容易。”6月1日,曼司亚如期给12年前办理的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吐某打去抚养费支付“提醒”电话。
2011年,曼司亚刚刚成为法官。海子沿乡的一对年轻夫妻来到法院起诉离婚。因夫妻俩感情已经破裂,法院最终判决两人离婚。当时两岁的孩子判给了妈妈米某,爸爸吐某每月给孩子300元抚养费。
米某做些小本生意带着孩子生活比较艰难,吐某进城务工收入也不稳定。
“法官,孩子爸爸已经好几个月没给抚养费了,我该怎么办?”在夫妻俩离婚几个月后,曼司亚接到了米某的求助电话。
这通电话也让她意识到,一份判决并不能彻底将一个家庭的矛盾化解。从此她又担当起“执行法官”的角色,每到吐某应支付抚养费的前10天,曼司亚就会准时给他打去提醒电话,这一提醒就是12年。
2017年,随着孩子的长大,曼司亚又与吐某商量,将孩子的抚养费增长到每月500元。
曼司亚从不“强制执行”。
“我也是一个母亲,我知道作为父母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弃孩子于不顾。法律规定父母一方支付抚养费直到孩子18岁,我就一直跟到孩子18岁。”曼司亚说。
2011年以来她办理了500多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其中200多起涉及孩子的抚养问题。这些案件她几乎件件都“跟访”,学校、医院、草场、山区,处处留下了曼司亚的足迹。
“这么多案件你怎么记得住?”记者问。
“早些年这类案件一年只有十几起,我都记在笔记本上,随时翻看回访。近几年案件量有所加大,但法院信息化应用水平也提升了,上百起案件我都能随时查。”曼司亚说。
这种法官越多越好
6月6日,是曼司亚与当事人江某约定回访的日子。当天下午她驾车来到巴里坤县大红柳峡乡某村,记者随行。
江某早就煮好奶茶等着她了,两人一进门就亲密地拥抱在一起。
“姐姐,你和孩子们还好吗?”
“我们很好,儿子越来越懂事,女儿成绩优异,正在备考,希望很大。”
“太好了,有好消息一定要告诉我。”
两人的对话简短而温暖。
这也是曼司亚牵挂的家庭之一。9年前,江某和丈夫经曼司亚调解后离婚,那时他们的儿子9岁、女儿4岁,因为江某的前夫生活习惯不好,孩子们都跟了妈妈。离婚后江某靠养殖奶牛维持生活。曼司亚经常来回访,给孩子们送些生活学习用品,再给她留些零用钱。
“她像亲人一样为我们操心了9年,这种法官越多越好!”江某紧紧拉着曼司亚的手转头对记者说。
曼司亚的微信好友已有1100多人,除了亲朋好友和同事,剩下的都是当事人,每天她要通过微信做大量的案件沟通工作。
案子办得多了,曼司亚心里清楚,基层的矛盾多缘于当事人“不懂法”,她每周都会抽时间下基层开展一次法治宣传。距离巴里坤县城最远的村子有200多公里,每月她至少会去开展一次巡回审判或法治宣传,夏牧场、冬窝子,再远她都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