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综合 > 正文

找到中职生自己的成长节奏 环球热点

2023-05-25 02:30:09 中国教师报

就像野百合也有春天一样,中职生也有出彩人生。

他们通过学习专业技术,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在不同岗位同样实现着人生价值。吉林省敦化市职业教育中心近年来通过创新机制,构建多元平台,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用爱心、课程和优秀师资助力学生成长,取得了丰硕成果。


【资料图】

如果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那么中职生则有广阔空间。

————————————————

中职学生是什么样的?也许不少人的印象常常是,他们不爱学习、自由散漫,成绩更是拿不出手……然而,走进吉林省敦化市职业教育中心的校园会发现,学生彬彬有礼,在数控综合实训中心他们认真操练、神情专注投入,在运动场馆、操场上他们身姿矫健……

敦化市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的成长背后离不开校长和老师的关心。日前,笔者走进了职教中心。

育人先育心,让学生重拾自信

子越入学时成绩301分,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他初中阶段曾休学两年,复学后直接参加中考,所以成绩并不好。如果学校不收他,他就会面临失学。为此,学校经过研究,特批子越入学。

子越入学后成绩虽然稳步上升,但班主任司志华发现他性格内向,不善于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于是一有空就与子越聊天。渐渐地,子越开始与同学、老师有说有笑,还交到了好朋友。每当学习遇到问题,他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从入学时内心的抗拒,到后来对大家的信任,子越一直在悄然改变。更令人欣喜的是,毕业时子越成绩实现了逆袭,在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中拿到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被长春理工大学录取。

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往往长期得不到关注,他们自卑、厌学,对人生、对未来充满迷茫。如何帮助中职生走出困境,树立信心呢?如何让他们在职校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这是校长杨德国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全体教职工的工作重点。他们深知,想让学生成才,先要让他们成为一个自信自强、有追求、有梦想的人。

学生入校第一年,学校的重点工作就是抓学风和学生的品行、习惯。其中,习惯养成方面在正向引导的同时,也协助学生戒掉一些坏习惯。学校明确了“十个文明好习惯”,帮助学生规范日常行为。杨德国说,“爱学生关键是无条件接纳学生,这才是促使他们投身学习的起点”。

学校还创新管理思路,积极探索自主教育、生活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学校更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的转变有时就因为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拥抱,这些举动都会让学生有幸福感。我们学校每个党员一对一帮扶各班的后进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支持他们的成长。”副校长刘佳伟说。

优化专业设置,给学生优质课程支持

敦化市职业教育中心围绕地域特色,根据市场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的特长爱好,开设焊接、制药、城轨、烹饪、幼儿保育等社会紧缺专业,不断丰富和拓展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让学生感到学习有兴趣,就业有出路,未来有希望。

“学校开设的一些热门专业符合当前的社会需求,一些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企业以实习名义聘用上岗,这给足了学生自信。”刘佳伟介绍。

中药制药是敦化的支柱产业。为地方培养专业人才是学校的宗旨,中药制药专业培养从事中药制剂和中药保健品生产等岗位技能型人才。学校南部的山林是药材基地,在山林里栽培各种中草药,学生可以在此实习,毕业后到省内外药厂或相关企业就业。

除此之外,学校还根据地域特色开设课程,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刀画又名刀笔油画,现属于国家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于2008年授予敦化市“中国刀画之乡”称号。如今,刀画以一种新颖别致的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过众多刀画艺人自身不断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文化产业链条,作品畅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专门成立了刀画大师工作室,开展了刀画进课堂活动,聘请3位刀画大师到校任课。目前,学校有近百名学生在学习刀画课程,还有一个刀画社团兴趣小组每周定期组织开展绘画活动。

科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匹配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就业和升学需求,让他们体验到学有所得的成就感。

助力教师成长,以教师成长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不断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每年都有不同层面的专题培训,同时将校本研修、外出培训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年度培训学时均高于90学时,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敦化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实训中心,师生习惯性称之为数控车间,有1500平方米,相当于企业的加工车间。放眼望去,学生都在忙着自己的活计。在钳工教学区,学生正在手工打磨汽车零件,这种零件安装到车体上必须特别合适。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时要进行仔细观察,逐一指导。

2006年,学校实训处主任王超入职以后,受政府委培到长春一汽集团做汽车零部件的配套厂工作。2007年回到学校任教汽车专业,开始跟着老教师学习如何管理学生,如何当班主任,如何教专业课。2009年,王超开始辅导学生竞赛,一年一个台阶,从延边州第三到第一,并代表地区参加吉林省竞赛。“当时我和学生每天都在一起,放假也不休息。一直在琢磨比赛的流程,最终获得了吉林省二等奖,这是以前延边州没有过的成绩。”

学校重视对新教师的培养,每年的国家级、省级、州级专业培训,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可以参加,学校也会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校级培训,包括专业的授课培训、班主任培训以及企业实践等。“2010年我到长春一汽的4S店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国家级培训,后来又到北京理工大学参加国家级培训,对发动机维修、变速箱维修、汽车钣金,几乎掌握了汽车专业所有课程,这大大助力了我的专业课教学能力提升,指导学生更加得心应手。”王超说。

学校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发展之路,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加强了学校办学的软实力,有力支撑了学生的成长发展。

加强校企合作,在社会实践中赋能学生成长

延边作为新兴的网红城市,旅游旺季时急需导游、景区讲解员、酒店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专业人才,这正好给中职学生提供了锻炼、实习的机会。

提起校企合作,杨德国说,学校与相关企业联系,安排学生到企业相应岗位实习、实训,特别是“五一”和“十一”小长假,双方会提前设计实习与实训方案,在旅游高峰期安排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锻炼。旅游高峰期结束,学生再返校集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课。“理论+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到所学知识,也为旅游行业减轻了旅游高峰所带来的压力,企业、学校、学生实现了共赢。

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创新思路,以“厂中校、校中厂”的形式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学校北门的红黄蓝幼儿园是与红黄蓝教育机构合作的幼儿园,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红黄蓝教育机构负责师资、管理,其中合作的条件之一就是接纳学生实习。如果学生愿意,并且成绩合格,幼儿园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校园里的浩龙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也是校企合作的成果,由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设备,由企业进行管理,学生可以在此参与实习、见习。副校长刘生然介绍,学校在当地的汽修厂也有实验室,学生也可以在那里上课,“厂里的工人师傅、技术人员也是我们经过考核合格后外聘的专业教师,学生会分期分批到不同的岗位,跟他们学习实际操作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成长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支持。在这里,中职学生能根据自身的长短板、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